5月18日,公司举办了第三季第5期心理健康阅读分享会,本期阅读书目为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。
杨军岩同学谈到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,是以新的视角对自身进行审视。蛤蟆先生能够以“成人自我状态”来看待问题,学会打破限制自身的心理障碍,改写人生的剧本获得新生。通过感受着他的心路历程,陪他一起自愈。在这个过程中,思考过去与现在,试着将苍鹭医生所提到的东西与自身联系起来,以另一种方式看待生活。
陈悦瑶同学提到本书用简单易懂、充满趣味的小故事,表达出人的各种潜在心理,帮助大家正确审视自身,完善对待他人、对待生活的认识。正如书中苍鹭医生对蛤蟆先生所说的那样,心理咨询必须是一个自发的过程,双方都必须出于自愿,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自己,治愈自己亦是如此。
杨瑞洁同学介绍到书中主人翁蛤蟆先生的原型是英国童话书《柳林风声》里的动物主角,作者罗伯特·戴博德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,为了方便读者理解,因此借用了这个动物形象。故事以讲述抑郁的蛤蟆先生开始,讲述了蛤蟆先生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,进行了10次心理咨询的过程,随着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,读者也逐渐走入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世界,在故事中被作者高超的心理辅导技巧所折服和治愈。
芮少辉同学谈到本书揭示的道理十分深刻。在他看来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,想获得最切实的感受,那便是让自己身临其境。通过与心理医生的10次面谈,蛤蟆先生由最初的抑郁到重新焕发活力,其间的谈话令他感触颇深。苍鹭医生通过引导,让蛤蟆先生自发地去改变内心,调试自己的状态,重新找回自信与快乐。
穆旭恒同学分享到书中提到的“儿童自我状态”“父母状态”和“成人状态”三种状态令他印象深刻。它深刻揭示了儿童最纯朴的情感以及父母对他们的影响,人一旦进入“儿童自我状态”就和幼时的自己没什么两样,这说明了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,因此,想要了解一个人,了解他的童年是十分必要的,而当人处于“父母自我状态”时,人就会表现得像他们的父母。
浦松洁同学指出通过阅读这本书,让她明白了如何治愈自己。当然,本书的主旨并不是仅仅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如何开展,而更多的是告诉读者如何正确自我认知、如何与自己和解、如何在自己遇到心理困境时自我疗愈和寻求改变。
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在读书分享会中,每一个人都是主角,都可以是一个光源,并向四周散发光。同学们用经典书籍抚慰了心灵,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,加强了交流,获得了心理成长。